查看原文
其他

双墩遗址公园绿化还原遗址原貌 突出历史沧桑

蚌埠新闻网讯(融媒体记者 何沛)微风吹过,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一片紫色花海随风荡漾。记者了解到,目前,该园正在实施绿化工程,完成后将最大限度还原遗址原始面貌。

“你看到的这一片紫色花海,是我们最近种植的蓝花鼠尾草,给整个公园带来了勃勃生机。” 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相关负责人陈卓介绍,为了展示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部自然环境特征,加强环境绿化,园方在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带内正在实施整体绿化工程。






连日来,施工单位在园区内进行大范围的草木种植。“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范围内的绿化主要采用种草保护。如草地、花卉、灌木、乔木组合种植,既防止水土流失,也丰富了植被。”陈卓表示,为体现与衬托遗址公园历史环境氛围,在入口区、村落区(配套服务区)、双墩遗址展示区、核心墓葬展示区、公园围合区(考古预留区)、生态湿地区等六种区域功能,分别采用六种不同层次的种植方案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绿化工程结合了双墩遗址出土的植物遗存的相关种类,以及双墩遗址、双墩春秋墓的历史文化特点,进行植物种类的栽植。绿化工程完成后,景观环境风格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。

据介绍,成片草地主要使用百慕大、芒草、大画眉草、白穗狼尾草、小兔子狼尾草、淡竹等草本植物。混播区域主要使用紫花地丁、薄荷、鼠尾草、萎陵菜、石竹等草本植物。各道路两侧主要使用大叶女贞、朴树、银杏、洋槐、乌桕、五角枫、榉树、枫杨、白玉兰、紫叶李、樱花、西府海棠、碧桃等乔木品种以及丛生紫薇、紫丁香等灌木品种。近段时间,不同种类的花卉将按照时节依次开放。

“之所以种植这些品种的花草,是因为它们的生长特性适合于遗址的保护,有利于遗址公园内的水土保持以及景观打造。”陈卓表示,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遗址展示,以原址露天展示、回填保护展示、覆盖保护展示为主。目前,种植工作正在持续进行,完成后将最大限度还原遗址原始面貌,突出遗址的历史感与沧桑感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